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 > 正文

什么是活化石 1、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讲叫孑遗

发布时间:2023-06-28 00:09:02 分类:科普 浏览:662


  1、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讲叫孑遗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

  2、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

  3、现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属非科学术语。

  4、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或活体与确认的化石属同一种且同时存在。

  5、扩展资料:相关延伸:化石形成条件: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五个因素是基本的:(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

  6、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7、(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

  8、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9、(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

  10、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1、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

  12、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

  13、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

  14、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15、(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

  16、有时生物死后虽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冲刷等各种因素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

  17、有一些保存在较古老岩层中的化石,因岩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坏。

  18、(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