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宝宝补钙的要点

1、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天要摄入200mg左右的钙,相当于母乳600ml、配方奶400ml,即使纯母乳喂养的孩子,通常也很容易达到对钙的需要量。而且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钙的需要量是从母乳推算出来的,只要母乳摄入充足,孩子就不会缺钙,也没有必要乱补钙。

2、对于7—12个月龄的宝宝,每天需要钙250mg左右,很容易达到,只需要700毫升左右的母乳,配方奶500ml。建议7—12个月龄的宝宝要保证每天摄入奶量达到800—1000ml,宝宝不仅要摄入足够的钙,同时还要摄入足够的其他营养素。因此,只要奶量充足达到满足钙的量,就不用额外补钙。

3、对于1岁以后幼儿饮食开始逐步的向成人过度,要想接近或达到600mg的钙,则需要合理安排饮食。能母乳则继续母乳,母乳量最好能在600—800ml以上。而配方奶则最好400—500ml以上。这样就可以摄入接近200—250mg钙。另外的钙,可以从其他食物中来,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纯酸奶、纯牛奶、豆腐、绿叶蔬菜、芝麻酱等。

4、4—6岁的孩子,每天摄入奶类最好在300—400mg以上,同时注意摄入绿叶蔬菜、豆腐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以保证钙的充足来源。

盲目补钙警惕危害肾健康

根据推荐摄入量,对于6月龄以内的健康宝宝,可耐受的钙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mg,7-12月龄则为1500mg,1-3岁也为1500mg,就算超过了,只要不是很大剂量,就不会危害到健康。

从饮食中获取的钙,一般不会过量,多了人体不会吸收,排泄掉了。如果不缺钙又去补充钙剂则可能会导致钙过量,轻则加重肾脏的排泄负担,重则对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

宝宝补钙的注意事项

补钙要适当晒太阳:经常让宝宝在户外活动。春秋天可直接让宝宝在太阳下,夏天在树荫下,使宝宝的皮肤经常接触紫外线。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皮肤内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经光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D3。太阳光照射,可使皮肤贮存维生素D3备用,不会使维生素D过量。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阳光中的紫外线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尽量多露出皮肤,增加皮肤对VD的合成。

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VD: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和利用。避免把钙剂放到牛奶、米汤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会影响钙吸收,导致体内钙吸收下降。钙剂最好在两餐之间服用,这样可使钙被体内更好利用,进餐时服用容易影响钙的吸收率。

减少食物因素对补钙的影响:由于食物中含有许多影响钙吸收和生物利用的因素,比如膳食中食盐含量高或是吃了大量蛋白质,钙就很容易从尿中丢失,影响补钙效果。菠菜、油菜以及谷物的麸皮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这些也会影响到食物中钙的吸收。而适当的蛋白质,膳食中的维生素D,酸性氨基酸和低磷膳食则均可提高钙的吸收,对于宝宝补钙有一定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