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情况牵动人心。

9月7日下午,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大桥发现疑似生命迹象,据初步探查,下面疑似有3个人。但当天奇迹没有发生,21时许,一名遇难人员的遗体被从废墟中抬出,救援人员在现场为遇难者默哀。

而此前的发布会通报:截至9月7日14时地震已经造成74人遇难,另有35人失联。

9月7日,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率队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组继续深入四川震区察看灾情,指导开展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工作组强调,要把抢救生命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做好灾区群众安置工作,全力以赴恢复灾区正常生产生活。

抗震救灾的进展如何?澎湃新闻(日的救援相关情况。

【谢谢你,“汶川哥哥”】

据央视新闻消息,9月6日,泸定县得妥镇,汶川消防员张自立怀抱2月大婴儿臂章上“汶川”二字让人泪目。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为“汶川哥哥”。

9月6日17时,四川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救援人员,在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搜救过程中,发现了滞留家中的老人和婴儿,并且婴儿头部有轻微受伤。消防员张自立将疏散出来的孩子紧紧抱在怀中送往安全地带。目前,孩子和奶奶正在接受治疗。

消防员张自立是一名00后,阿坝州茂县人,在今年5月份加入森林消防队伍。在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汶川中队工作入队不到4个月,参加了多次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和这次泸定地震救援。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自立刚读一年级,他家的房屋也倒塌了。

看到汶川消防员怀抱泸定婴儿,众多网友为之动容,称“谢谢你!汶川哥哥”。

【7日21时11分许,泸定得妥镇发现一名遇难者】

据四川手机报报道,9月7日下午4点,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在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大桥发现疑似生命迹象,“据初步探查,下面疑似有3个人,有一辆货车和一辆皮卡,现在还在进一步确认中……”现场参与救援的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陆世显说,据生命探测仪显示,探测地下方2.5米至3米之间疑似有生命迹象。

21时11分许,在该救援现场,一名遇难人员的遗体从废墟中被抬出,参与救援人员在现场为本次遇难人员默哀。

据此前的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9月7日14时地震已经造成74人遇难,其中,甘孜遇难40人,雅安市34人,另有35人失联。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700余人,已抵达目标任务区域】

澎湃新闻了解到,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迅速调派专业救援力量、工程车辆、航空救援直升机等驰援四川抗震抢险救灾。截至9月7日18时,应急管理部共投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700余人,已全部抵达泸定县、石棉县目标任务区域,累计排查房屋7200余户,营救被困群众280余人,疏散转移群众4100余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90余人参与救援,转移伤员180余人、转运救灾物资29吨。

【灾区共设置安置点124个,集中安置2万余人】

9月7日,“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召开发布会通报,目前灾区共设置安置点124个,集中安置2万余人,其中,甘孜州设置安置点44个、集中安置1.7万余人,雅安市设置安置点80个、集中安置0.5万余人。9月5-6日,从康定、泸定、成都调运79吨生活物资运抵磨西镇,向泸定县调配54座移动厕所、300个大型垃圾桶。

目前,甘孜、雅安两地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在建项目TJ6标大岗山工区236名施工人员全部安全转出】

中新网9月7日下午报道,此次地震造成通往泸石高速在建项目TJ6标大岗山工区唯一进场道路大面积损毁,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通行,有236名施工人员被困,3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情况十分紧急。7日8时30分,经过36个小时的全力营救,被困大岗山工区的236名施工人员通过冲锋艇全部安全转出,已全部妥善安置。至此,泸石高速项目所有因地震被困人员全部脱险。

【四川消防就地组建2个地震救援医疗救护分队、9个医疗巡诊小组】

据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官方微博消息,截至9月7日16时许,四川消防救援总队依托消防救援局成都医疗救护队和地方医院资源,就地组建2个地震救援医疗救护分队、9个医疗巡诊小组,调集救护车2台、医生6人、卫生员16人,搭建营地1个简易手术室、2个观察室、10个隔离(帐篷),现场发放预防药品、熬制中药12000件份,携带创伤、跌打、高反、感冒等药品和防疫物资50余个品种,通过公路转运、舟艇接驳、航空搭运、徒步行进等方式,分赴32个救援点为360余人次救援人员开展紧急就诊、伤情处置和核酸检测服务,为860余名群众开展便民卫生和巡诊服务。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两名专家前往泸定县开展震后心理危机干预】

9月7日14时30分,在四川省卫健委统一安排下,四川省人民医院下属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公共卫生事业部李慧主任、黄利红心理治疗师,作为第一批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前往泸定县人民医院开展现场心理援助相关工作。

【预计9月7日晚到8日晚,甘孜州东部、南部将出现强降水天气】

据气象资料分析,预计:9月7日晚到8日晚,甘孜州东部、南部将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雨,部分乡镇有暴雨;州北部地区有阵雨(雪)。上述降水天气过程中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及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甘孜州卫健委已组织20支核酸采样队奔赴磨西镇和燕子沟镇】

9月7日,据“四川发布”消息,从甘孜州卫健委获悉,目前,甘孜州卫健委已组织20支核酸采样队奔赴泸定地震受灾的磨西镇和燕子沟镇,在群众安置点设置固定或流动检测点,对当地群众、滞留游客、救援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日常消杀方面,甘孜州疾控中心抽调20台消毒喷雾器,对安置点实施全方位每天3次消杀。

【截至9月7日12时,共收到社会爱心捐款超9200万元】

央视新闻9月7日下午报道,截至9月7日12:00,“9·5”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21132笔,共计9267.580934万元。甘孜州慈善总会共收到爱心捐款15062笔,合计5866.280934万元;甘孜州红十字会共收到爱心捐款6070笔,共计3401.30万元。

【多所高校开展受灾学生资助帮扶】

澎湃新闻注意到,截至9月7日,多所高校如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开展受灾学生补助专项资金。9月6日,重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通知称,为及时开展受灾学生资助帮扶,学校决定启动受灾学生(含2022级新生)专项困难补助工作及时对遭受灾害学生给予帮扶救助。

6日,武汉大学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通知称,近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地震牵动着武大人的心。为加强精准资助,帮助我校遭受灾害的学生共纾困难,学校决定启动受灾学生专项资助工作。

【完成956所学校(含幼儿园)排查工作】

据人民日报9月7日下午报道,截至7日11时,甘孜州、雅安市全部完成956所学校(含幼儿园)排查工作,有824所学校正常开学,其中37所学校因不同程度受损或道路中断等原因暂停教学,涉及学生1.6万余人,甘孜州有95所学校因疫情防控未开学。石棉县2万余名学生及1000余名教职工在震后1分钟内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人伤亡。

【已全部恢复泸定、石棉所有乡镇通信】

据人民日报9月7日下午报道,四川通信行业累计出动抢修人员2247名、卫星电话202部、应急通信车40辆,调用大型高空全网无人机飞行三架次,采取铺设临时光缆、空投卫星便携站、利用卫星基站车等方式,目前已全部恢复泸定、石棉所有乡镇通信。广电系统抢修广播电视线路,利用应急广播播出防震减灾、疫情防控等信息260余条,在安置点架设“户户通”卫星电视。

【开通高速公路“绿色通道”1271条】

公安出动警力3600余人次,设置4处临时交通管制点远端分流车辆。交通系统累计开通高速公路“绿色通道”1271条,派出抢险救援队伍32支、1574人次,挖掘机、装载机等救援机具设备385台班,抢通48处阻断点,储备客货运车辆1076台。中国安能三局出动102人、31台装备于9月6日打通进入磨西镇道路。

【已排查房屋建筑202941栋,完成安全应急评估6954栋】

截至6日20时,累计排查房屋建筑202941栋,市政道路管网1306公里,其他市政实施135处;累计完成安全应急评估6954栋。石棉县排查房屋建筑48341栋,安全应急评估5709栋,其中,可用4991栋、限用331栋、禁用387栋。

【首个平安降生的“地震宝宝”】

据新华社9月7日报道,9月5日20时51分,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名婴儿平安降生。这是泸定地震后首个平安降生的“地震宝宝”。泸定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发现一名临近预产期的孕妇沙女士。地震突然来袭,沙女士受到惊吓,还被倒塌的墙体砸伤,情况危急。在现场救援多方力量的共同帮忙下,9月5日16时30分,孕妇被成功转运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当晚,婴儿降生,母子平安。